這一次培訓帶給了我很多感觸,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個中層管理人員應該具備的意識,素質和管理技巧。
首先談談責任思維,在工作中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:某些年輕下屬做錯了事情,在我面前戰戰兢兢匯報情況,匯報完成后會想一些理由或者借口來解釋犯錯的原因,這在我看來是不可取的。 我們部門對于這種情況的處理是要求員工"面對困難不退縮,積極想辦法解決;絕不找借口;對自己的工作結果能承擔責任",而且此條已經寫進每月的績效考核的內容之中,但是出現錯誤了之后依然出現員工不顧績效考核的評分, 采取逃避的方式來面對自己犯的過錯,這讓我苦惱。
培訓老師提到說:管理者應該以身作則;身教大于言教;自我反;我是一切的根源;我認為是正確的,于是我在反省的過程中發現:雖然對于犯錯的下屬批評是有理有據,就事論事,但措辭過于激烈。
那么換位思考,當我犯錯時,我希望我的上級能對我犯的錯誤進行指正和提出一些改善的方法,同時犯了錯,我也覺得非常內疚自責,無需別人指責便已臉上羞愧無光。這種時候上級再加指責,只能讓我害怕不再“犯錯”,而不是面對錯誤勇于改善。因此我在之后的管理工作中要注意批評的方式和方法,太過直接的管理效果也不會太好。
然后對我感觸較深的是狼性思維,產品開發部門的工作成果體現不如銷售部門那么明顯:能做≠能做好,能做好≠按時做好,大部分的產品開發部的員工的工作成果意識還是停留在能做,而做好的少,能絕對按時做好的少之又少。
我們暫且拋開上面所說的責任思維的內容,由于員工提交技術資料或者成果的質量和時間存在一定的彈性,因此有些員工就養成了工作拖拉,我急他不急的壞習慣,而且把“差不多就行了”經常掛在嘴上。這對于一個部門的風氣影響是非常嚴重的。因此,一個積極向上的團隊氛圍成為產品開發部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。那我們現在已經意識到這一點。通過吸收一些優秀的應屆畢業生作為儲備力量,從而對現在作風懶散的員工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,他們自然能奮起直追。如果追不上隊伍的員工,只能被剛放進的“狼”吃掉,從而被淘汰。
這次培訓的內容對管理中常見的一些問題進行了一些方向性的解答,欠缺一些實操運用的技巧、方法以供參考,但總的來說還是有些收獲。